第173章
看着这大半桶的黑鲷和青衣,陈芷瑶心里有些酸了,鱼情这么好,她怎么就不在呢?
陈爷爷见孙女一脸的懊恼,忍不住打趣她:
“钱是赚不完的,你租船的这一个月,怎么也赚了八九万了吧。年轻人呀,不能太贪心哦。”
孙女自从回来家里,天天出海也没休息过,老爷子也是心疼她。
爷孙俩要嘻嘻哈哈地调侃了对方两句,就一起进了驾驶室,准备回去淡水岛那边收渔网。
正在作业的渔船
渔船靠近淡水岛的时候,陈芷瑶看向大海,远远就看到远处的海豚岛有渔船在作业。
而且那船越看越熟悉,这不是大伯家的那艘钓鱼船吗?
不过大家都在忙活着,她也没去过打扰,麻利地将早上放下的粘网和地笼这些全都拉了上来。
今天两张粘网的收获还可以,而且里面的鱼获品种还挺丰富的。
海狼、墨鱼、白鲳鱼、小鲈鱼、黑鲷、真鲷、青衣鱼和石九公,几乎每样都有好几条。
至于蟹笼,收获就不怎么样了,基本上都是五六两的青蟹和兰花蟹。
不过那5个地笼的收获,依旧没有让陈芷瑶失望。
三只小青龙、三条10斤左右的大鲈鱼、两条六七斤的海鳗、两条7斤多的珍珠石斑鱼和一条8斤的青石斑。
另外,还有满满一桶的各种小鱼和螃蟹。
东西收了上来,爷孙俩就开着船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陈芷瑶早早就通知了小杨老板,待会过来码头上运鱼获。
今天虽然没有三刀鱼和红斑鱼,这些好几百块一斤的贵价鱼。
不过爷孙俩今天钓到了不少的石鲷鱼,还是挺值钱的。
海鲈鱼36斤,38块一斤,一共1368块。海鳗15斤,58块一斤,一共870块。
青蟹7斤,50块一斤,一共350块。兰花蟹6斤,48块一斤,一共288块。
小青龙8斤,196块一斤,一共1568块。鲍鱼4斤,82块一斤,一共328块。
大青衣5斤,120块一斤,一共600块。小青衣6斤,65块一斤,一共390块。
珍珠石斑鱼15斤,45块一斤,一共675块。青石斑14斤,60块一斤,一共840块。
真鲷21斤,56块一斤,一共1176块。黑鲷19斤,57块一斤,一共1083块。
胡椒鲷15斤,65块一斤,一共975块。其他的海螺和数量少的小海鲜,一共400块。
陈芷瑶今天居然日入过万了,总共进账块。
今天正好是这艘渔船租期的最后一天,画上了一个完美的结尾。
陈芷瑶甚至想着,要不继续续约算了。
一个月也就4000块,出海一天赚的钱,都能租两个月的船了。
反正现在也没买到渔船,再租一个月过渡一下也不错。
陈芷瑶正想着渔船的事,陈爷爷已经和杨家俊结算好了他今天的鱼获。
老爷子今天钓了不少的石鲷鱼,还有好几条青衣鱼,收入又突破了新高,整整进账6180块呢。
爷孙俩从收购站出来的时候,只见天边满是好看的火烧云。
火烧云
不过这时陈爷爷却是紧皱着眉头,小声地嘀咕了一声:
“看来后面几天要下雨了。”
第137章 钓鱼场试营业1
陈爷爷果然是料事如神,爷孙俩刚回到村里的码头,天就下起了小雨。
连着三天,一直都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而且还是回南天,空气湿哒哒的,墙壁地板都在冒水。
这种天气最是烦人了,空气的水分很重,黏黏糊糊的空,也不好出去玩。
而且只是一直都是小雨,又没有起风,雨停了海边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收获。
在家里待了三天,陈芷瑶就感觉有些无聊了,家里小卖部的零食都快被她吃了一半,没少挨自家老妈的骂。
之前天天出海钓鱼,她也不觉得钓鱼会有什么瘾。
现在连着三天不碰鱼竿,陈芷瑶老是觉得心痒痒的,浑身都不得劲。
难怪老爸天天挨骂,也要出去夜钓了。
下午4点多的时候,雨终于是停了,陈芷瑶马上迫不及待地拿上了她的鱼竿,和陈爷爷一起来到了村里的码头钓鱼。
雨刚停,可是这时候码头上钓鱼的人特别多,爷孙俩差点就找不到位置了。
看着乌泱泱的人,陈芷瑶感觉岸上钓鱼的人,估计比下面的鱼都要多了。
不过来都来了,也不好直接回去,两人也加入了这一群钓鱼大军当中。
转悠了半天,爷孙俩才终于在最角落里勉强挤了进去。
两人熟练地往钓钩上面挂上大虾,动作整齐划一地往水里抛了出去。
陈芷瑶通过透视眼镜,可以清晰地看到,脚下藏着好几着好几团黑影。
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爷孙两人等了一个小时,愣是一条鱼都没有上钩。
别说大鱼了,就连二两的石九公都不咬钩。
陈芷瑶甚至还特意将钓饵挪到了黑影的跟前,可是没用,还是这些家伙就是不开口。
“奇怪,今天是怎么回事?一般下雨后鱼情不是都会特别好吗?”
不远处的一位老大爷听到她的话,淡淡地说道:
“谁知道呢,我在这都待了一天了,愣是一条鱼都没有。”
直到严舒婷催着两人回去吃晚饭的时候,陈芷瑶桶里就只有孤零零的一条石九公。
陈爷爷见孙女一脸的懊恼,忍不住打趣她:
“钱是赚不完的,你租船的这一个月,怎么也赚了八九万了吧。年轻人呀,不能太贪心哦。”
孙女自从回来家里,天天出海也没休息过,老爷子也是心疼她。
爷孙俩要嘻嘻哈哈地调侃了对方两句,就一起进了驾驶室,准备回去淡水岛那边收渔网。
正在作业的渔船
渔船靠近淡水岛的时候,陈芷瑶看向大海,远远就看到远处的海豚岛有渔船在作业。
而且那船越看越熟悉,这不是大伯家的那艘钓鱼船吗?
不过大家都在忙活着,她也没去过打扰,麻利地将早上放下的粘网和地笼这些全都拉了上来。
今天两张粘网的收获还可以,而且里面的鱼获品种还挺丰富的。
海狼、墨鱼、白鲳鱼、小鲈鱼、黑鲷、真鲷、青衣鱼和石九公,几乎每样都有好几条。
至于蟹笼,收获就不怎么样了,基本上都是五六两的青蟹和兰花蟹。
不过那5个地笼的收获,依旧没有让陈芷瑶失望。
三只小青龙、三条10斤左右的大鲈鱼、两条六七斤的海鳗、两条7斤多的珍珠石斑鱼和一条8斤的青石斑。
另外,还有满满一桶的各种小鱼和螃蟹。
东西收了上来,爷孙俩就开着船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陈芷瑶早早就通知了小杨老板,待会过来码头上运鱼获。
今天虽然没有三刀鱼和红斑鱼,这些好几百块一斤的贵价鱼。
不过爷孙俩今天钓到了不少的石鲷鱼,还是挺值钱的。
海鲈鱼36斤,38块一斤,一共1368块。海鳗15斤,58块一斤,一共870块。
青蟹7斤,50块一斤,一共350块。兰花蟹6斤,48块一斤,一共288块。
小青龙8斤,196块一斤,一共1568块。鲍鱼4斤,82块一斤,一共328块。
大青衣5斤,120块一斤,一共600块。小青衣6斤,65块一斤,一共390块。
珍珠石斑鱼15斤,45块一斤,一共675块。青石斑14斤,60块一斤,一共840块。
真鲷21斤,56块一斤,一共1176块。黑鲷19斤,57块一斤,一共1083块。
胡椒鲷15斤,65块一斤,一共975块。其他的海螺和数量少的小海鲜,一共400块。
陈芷瑶今天居然日入过万了,总共进账块。
今天正好是这艘渔船租期的最后一天,画上了一个完美的结尾。
陈芷瑶甚至想着,要不继续续约算了。
一个月也就4000块,出海一天赚的钱,都能租两个月的船了。
反正现在也没买到渔船,再租一个月过渡一下也不错。
陈芷瑶正想着渔船的事,陈爷爷已经和杨家俊结算好了他今天的鱼获。
老爷子今天钓了不少的石鲷鱼,还有好几条青衣鱼,收入又突破了新高,整整进账6180块呢。
爷孙俩从收购站出来的时候,只见天边满是好看的火烧云。
火烧云
不过这时陈爷爷却是紧皱着眉头,小声地嘀咕了一声:
“看来后面几天要下雨了。”
第137章 钓鱼场试营业1
陈爷爷果然是料事如神,爷孙俩刚回到村里的码头,天就下起了小雨。
连着三天,一直都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而且还是回南天,空气湿哒哒的,墙壁地板都在冒水。
这种天气最是烦人了,空气的水分很重,黏黏糊糊的空,也不好出去玩。
而且只是一直都是小雨,又没有起风,雨停了海边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收获。
在家里待了三天,陈芷瑶就感觉有些无聊了,家里小卖部的零食都快被她吃了一半,没少挨自家老妈的骂。
之前天天出海钓鱼,她也不觉得钓鱼会有什么瘾。
现在连着三天不碰鱼竿,陈芷瑶老是觉得心痒痒的,浑身都不得劲。
难怪老爸天天挨骂,也要出去夜钓了。
下午4点多的时候,雨终于是停了,陈芷瑶马上迫不及待地拿上了她的鱼竿,和陈爷爷一起来到了村里的码头钓鱼。
雨刚停,可是这时候码头上钓鱼的人特别多,爷孙俩差点就找不到位置了。
看着乌泱泱的人,陈芷瑶感觉岸上钓鱼的人,估计比下面的鱼都要多了。
不过来都来了,也不好直接回去,两人也加入了这一群钓鱼大军当中。
转悠了半天,爷孙俩才终于在最角落里勉强挤了进去。
两人熟练地往钓钩上面挂上大虾,动作整齐划一地往水里抛了出去。
陈芷瑶通过透视眼镜,可以清晰地看到,脚下藏着好几着好几团黑影。
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爷孙两人等了一个小时,愣是一条鱼都没有上钩。
别说大鱼了,就连二两的石九公都不咬钩。
陈芷瑶甚至还特意将钓饵挪到了黑影的跟前,可是没用,还是这些家伙就是不开口。
“奇怪,今天是怎么回事?一般下雨后鱼情不是都会特别好吗?”
不远处的一位老大爷听到她的话,淡淡地说道:
“谁知道呢,我在这都待了一天了,愣是一条鱼都没有。”
直到严舒婷催着两人回去吃晚饭的时候,陈芷瑶桶里就只有孤零零的一条石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