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把这家伙放进桶里,陈芷瑶哼着欢乐的小曲,提上小蓝桶,继续往前走。
刚走了两步,就看到脚边有一个长长的小裂口。
陈芷瑶还以为是大毛蛤呢,伸手去抓,没想到拔不出来,而且手感也不对,扁扁的有些像带子贝。
拿着小铲子,陈芷瑶三两下就把这里面的大家伙挖了出来,果然是一只和她手掌一样大的带子贝。
带子
带子在广东和海南沿海地方盛产,晒干后就是干瑶柱了。
不过新鲜的带子价格不高,小的七八块钱一个,大的十几块一个,不过这些都是市场价格。
要是拿到收购点,价格只有一半。像她这只这么大的,顶多也就五六块。
这东西虽然价格不高,不过拿来蒸粉吃非常好吃。
一想到带子蒸粉丝,陈芷瑶就有些馋了。
将手里的大家伙丢进桶里,陈芷瑶在四周找起了带子,打算找多找几只,晚上回去蒸粉丝吃。
正在乐呵呵地挖带子的陈芷瑶,这时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过来挖沙虫的。
不过这些贝类一般都喜欢群居,一抬头果然就看到前方,两步远的位置又有一只张开着口的带子贝。
又一个带子
一连挖了好几只带子贝之后,陈芷瑶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自己是过来找沙虫的。
又往前走了10来米,只见脚下已经被人挖得坑坑洼洼的。
前面有一个带着草帽,正在挖沙虫的妇人,那人动作很迅速,三两下就挖出来一条粉粉嫩嫩还在蠕动的沙虫。
身后的筐子里,已经有半筐胖嘟嘟的沙虫了,看着有个七八斤。
妇人转过身子,原来还是老熟人呢,陈芷瑶乖巧地上前打招呼。
“大伯母,今天又过来挖沙虫啦,看着收获不错呀。”
这人正是陈伟强亲大哥的老婆黄玉芬,是村里挖沙虫的能手,每年靠着挖沙虫能赚好些钱呢。
大伯和他爸虽然已经分家了,不过兄弟俩感情一向不错,大伯母还教过她怎么挖沙虫呢。
不过陈芷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每回过来挖沙虫,都只能挖到几条,从来没超过10条的。
要不是想着可以用透视眼镜作弊,她宁愿去沙滩那边赶海,都不会过来挖沙虫。
“今天退大潮,收获还不错呢,你拿些沙虫虫回去煲粥。”
说着热情的大伯母就抓了一大把沙虫,要往她手中的水桶里面放。
陈芷瑶赶紧按住了大伯母的手,“不用不用,我这会也是过来挖沙虫的。”
这沙虫六十块一斤呢,遇上价格好的时候,能卖到70块一斤,这么贵的东西她可不好意思收下。
村里的人赶海,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些不怎么值钱各种贝类,贵的好东西一般是舍不得自家吃的,都会拿去卖掉。
晒得黝黑的大伯母,假装生气地说道:“你这孩子,这是给你爷爷奶奶补身子的。”
这么一说,陈芷瑶就不好拒绝了,毕竟人家孝敬公公婆婆的。
大伯母直接往陈芷瑶桶里放两大把沙虫,都够一家五口煮粥吃了。
第14章 挖沙虫2
“听说你这两天赶海收获不错呀,是打算以后留在家里赶海吗?”大伯母一脸八卦地看着她。
都是自家人,陈芷瑶也没有隐瞒,直接把心里的打算说了出来:
“之前的公司倒闭了,刚好回家休息呢,顺便赶赶海。我打算先试试,要是赶海的收获还行就留在家里,不行年后再回广州找工作。”
听到陈芷瑶说想留在家里,大伯母就笑得更高兴了:
“留在家里也好,你爸妈就你这么一个女儿呢。不过赶海太辛苦了,我看你不如去你爸的渔具店帮忙。”
陈芷摇了摇头,笑嘻嘻地说道,“我爸今年才45岁,还年轻着呢,哪里用得着我帮忙。”
她觉得赶海还挺好玩的,一点也不觉得辛苦。而且她还有赶海系统呢,可不能浪费了。
大伯母见她不乐意,也没多说什么,爽朗地把话题转到其他地方。
“你大哥把家里的渔船改成了钓鱼船,现在每天开船带人出去钓鱼,你要是无聊就跟着你哥出海玩玩呗。”
“好呀好呀,我晚些找大堂哥聊聊。”
说到出海,陈芷瑶就来了精神,自从家里的渔船卖掉了,她还没出过海呢。
她爸天天说他以前出海钓鱼有多厉害,陈芷瑶心里痒痒的,也想试试出海钓鱼。
大伯母实在是太热情了,拉着她聊了好一会儿天,两人才各自忙活了起来。
走之前,陈芷瑶眼疾手快地往装沙虫的筐里放了一只大青蟹,然后赶紧跑了。
看到筐里的青蟹,大伯母有些好笑地看着前面跑地飞快的陈芷瑶:
“你这孩子,跑慢点,当心脚下别摔了。”
“知道啦,我去后面看看。”
大伯和大伯母只生了大堂哥和二堂哥两个男娃,两人一直眼馋弟弟家乖巧懂事的小棉袄,因此对陈芷瑶一直很好。
至于像小说、电视剧里那样,欺负他们家没有男孩,要吃绝户的根本就不存在。
村里的人世代都是靠出海捕鱼为生,遇上风浪没有回来的人不并不少。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出海一定能安全回来,也怕自家孩子以后被人欺负。
因此村里的风气一直很好,谁要是敢吃绝户,村里的人是不会坐视不管的,长辈们也会出手教训。
刚走了两步,就看到脚边有一个长长的小裂口。
陈芷瑶还以为是大毛蛤呢,伸手去抓,没想到拔不出来,而且手感也不对,扁扁的有些像带子贝。
拿着小铲子,陈芷瑶三两下就把这里面的大家伙挖了出来,果然是一只和她手掌一样大的带子贝。
带子
带子在广东和海南沿海地方盛产,晒干后就是干瑶柱了。
不过新鲜的带子价格不高,小的七八块钱一个,大的十几块一个,不过这些都是市场价格。
要是拿到收购点,价格只有一半。像她这只这么大的,顶多也就五六块。
这东西虽然价格不高,不过拿来蒸粉吃非常好吃。
一想到带子蒸粉丝,陈芷瑶就有些馋了。
将手里的大家伙丢进桶里,陈芷瑶在四周找起了带子,打算找多找几只,晚上回去蒸粉丝吃。
正在乐呵呵地挖带子的陈芷瑶,这时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过来挖沙虫的。
不过这些贝类一般都喜欢群居,一抬头果然就看到前方,两步远的位置又有一只张开着口的带子贝。
又一个带子
一连挖了好几只带子贝之后,陈芷瑶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自己是过来找沙虫的。
又往前走了10来米,只见脚下已经被人挖得坑坑洼洼的。
前面有一个带着草帽,正在挖沙虫的妇人,那人动作很迅速,三两下就挖出来一条粉粉嫩嫩还在蠕动的沙虫。
身后的筐子里,已经有半筐胖嘟嘟的沙虫了,看着有个七八斤。
妇人转过身子,原来还是老熟人呢,陈芷瑶乖巧地上前打招呼。
“大伯母,今天又过来挖沙虫啦,看着收获不错呀。”
这人正是陈伟强亲大哥的老婆黄玉芬,是村里挖沙虫的能手,每年靠着挖沙虫能赚好些钱呢。
大伯和他爸虽然已经分家了,不过兄弟俩感情一向不错,大伯母还教过她怎么挖沙虫呢。
不过陈芷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每回过来挖沙虫,都只能挖到几条,从来没超过10条的。
要不是想着可以用透视眼镜作弊,她宁愿去沙滩那边赶海,都不会过来挖沙虫。
“今天退大潮,收获还不错呢,你拿些沙虫虫回去煲粥。”
说着热情的大伯母就抓了一大把沙虫,要往她手中的水桶里面放。
陈芷瑶赶紧按住了大伯母的手,“不用不用,我这会也是过来挖沙虫的。”
这沙虫六十块一斤呢,遇上价格好的时候,能卖到70块一斤,这么贵的东西她可不好意思收下。
村里的人赶海,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些不怎么值钱各种贝类,贵的好东西一般是舍不得自家吃的,都会拿去卖掉。
晒得黝黑的大伯母,假装生气地说道:“你这孩子,这是给你爷爷奶奶补身子的。”
这么一说,陈芷瑶就不好拒绝了,毕竟人家孝敬公公婆婆的。
大伯母直接往陈芷瑶桶里放两大把沙虫,都够一家五口煮粥吃了。
第14章 挖沙虫2
“听说你这两天赶海收获不错呀,是打算以后留在家里赶海吗?”大伯母一脸八卦地看着她。
都是自家人,陈芷瑶也没有隐瞒,直接把心里的打算说了出来:
“之前的公司倒闭了,刚好回家休息呢,顺便赶赶海。我打算先试试,要是赶海的收获还行就留在家里,不行年后再回广州找工作。”
听到陈芷瑶说想留在家里,大伯母就笑得更高兴了:
“留在家里也好,你爸妈就你这么一个女儿呢。不过赶海太辛苦了,我看你不如去你爸的渔具店帮忙。”
陈芷摇了摇头,笑嘻嘻地说道,“我爸今年才45岁,还年轻着呢,哪里用得着我帮忙。”
她觉得赶海还挺好玩的,一点也不觉得辛苦。而且她还有赶海系统呢,可不能浪费了。
大伯母见她不乐意,也没多说什么,爽朗地把话题转到其他地方。
“你大哥把家里的渔船改成了钓鱼船,现在每天开船带人出去钓鱼,你要是无聊就跟着你哥出海玩玩呗。”
“好呀好呀,我晚些找大堂哥聊聊。”
说到出海,陈芷瑶就来了精神,自从家里的渔船卖掉了,她还没出过海呢。
她爸天天说他以前出海钓鱼有多厉害,陈芷瑶心里痒痒的,也想试试出海钓鱼。
大伯母实在是太热情了,拉着她聊了好一会儿天,两人才各自忙活了起来。
走之前,陈芷瑶眼疾手快地往装沙虫的筐里放了一只大青蟹,然后赶紧跑了。
看到筐里的青蟹,大伯母有些好笑地看着前面跑地飞快的陈芷瑶:
“你这孩子,跑慢点,当心脚下别摔了。”
“知道啦,我去后面看看。”
大伯和大伯母只生了大堂哥和二堂哥两个男娃,两人一直眼馋弟弟家乖巧懂事的小棉袄,因此对陈芷瑶一直很好。
至于像小说、电视剧里那样,欺负他们家没有男孩,要吃绝户的根本就不存在。
村里的人世代都是靠出海捕鱼为生,遇上风浪没有回来的人不并不少。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出海一定能安全回来,也怕自家孩子以后被人欺负。
因此村里的风气一直很好,谁要是敢吃绝户,村里的人是不会坐视不管的,长辈们也会出手教训。